操作視頻:
一、概 述
YZJ-5系列快速液壓脹管機是鍋爐和換熱器制造及維修的專用脹接設備工具。該設備可以對多種規格、多種材料的換熱管進行可靠的脹接,特别适用于對厚管闆和大口徑管換熱器的脹接。采用快速液壓脹管機脹接技術工藝生産的換熱器,具有脹接均勻、安全可靠,使用壽命較長,故障率較低等優勢。且脹脹接接操作簡單,脹接速度快,大大縮短了制造或維修時間,減少化工裝置的停産損失,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YZJ-5型液壓脹接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 2021款系統優化升級,傻瓜式操作流程,更易上手操作使用。
2、 對任意厚度管闆進行全厚度一次性均勻脹接。
3、 對任意深度的中間管闆或多管闆換熱器進行脹接。
4、 對内螺紋管或是有縫焊接管進行脹接。
5、 脹接後殘餘應力低,不易産生間隙腐蝕。
6、 換熱管脹接後軸向不拉長而稍有收縮,有利于減少運行噪音。
7、 管子内孔誤差大,現場可适當調整脹頭直徑,(脹頭最大修磨餘量0.3mm)。
8、 脹接處無油污染,先脹後焊不受影響。
9、 帶管箱的換熱器邊緣處可直接脹接,非常方便。
10、 單人可連續脹接,每分鐘可脹接7-12個管頭。
11、 脹接操作手柄輕便,有效降低工作強度。
12、 綜合經濟效益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二、主 要 技 術 參 數
項目名稱 參數 産品型号 |
YZJ-5型300Mpa
|
YZJ-5型350Mpa
|
YZJ-5型450Mpa
|
YZJ-5型500Mpa
|
YZJ-6型600Mpa
|
脹管最高額定壓力 |
300Mpa |
350Mpa |
450Mpa |
500Mpa |
600Mpa |
脹接速度 |
3S/孔 |
||||
脹接最薄管闆(mm) |
6 |
||||
脹管内徑(∅mm) |
≥∅5mm |
||||
管壁厚度(mm) |
0.2~18 |
||||
脹接長度(mm) |
6~4600 |
||||
深孔脹(mm) |
3~1500 |
||||
脹杆接口(mm) |
M10X1/M18X1.5 |
||||
脹管槍重量(kg) |
1 |
||||
加水方式 |
手動/自動 |
||||
脹接介質 |
淨水/乳化液 |
||||
液壓介質 |
46号抗磨液壓油 |
||||
管闆粗糙度(μm) |
6.3 |
||||
脹接壁管範圍 |
強度脹/貼脹≥0.2 |
||||
強度脹開槽寬度(mm) |
8-10-8 10-8-10 12-10-12【可根據具體脹接工藝修改】 |
||||
電源(v) |
三相380V/50HZ |
||||
輸入功率(kw) |
5.5 |
||||
控制系統 |
液晶觸摸屏 PLC控制,可配打印記錄功能 |
||||
工作環境 |
-20℃~40℃ |
||||
外形尺寸(mm) |
1260X960X1120 |
||||
整機重量(kg) |
350 |
450 |
500 |
||
電機功率 |
5.5kw |
三、使 用 條 件
1、室内使用。
2、環境溫度在-20℃-40℃的範圍内。
3、使用地區月平均最大相對濕度不大于85%,同時該月的月均溫度不高于30℃.
4、周圍沒有導電塵埃、爆炸性氣體一級能嚴重破壞金屬盒絕緣的腐蝕性氣體。
四、結構及工作原理
1、脹管機結構
液壓脹管機主要由液壓控制系統、壓力放大系統、液壓脹管控制系統組成。
2、工作原理
液壓柱塞泵經電動機帶動将液壓油打入液壓控制系統增壓,将增壓後的脹管介質經高壓軟管送到操作手柄脹頭内,從而實現對液壓脹頭快速膨脹對管内壁施壓。壓力的設定主要通過液晶觸摸屏設定用戶所需的壓力值,工作時的脹管介質壓力通過變送器傳至數模轉換模塊,壓力數值在觸摸屏“壓力當前值”顯示,壓力當前值與壓力設定值相等時,降壓系統工作卸壓,整個脹接過程結束。
五、操 作 方 法
1、使用前先檢查電源電壓是否符合要求,電源:三相 380V,設備請可靠接地,相線和中線應準确接入,三根火線為必接,【三根火線、地線、零線準确接入】。接入電源液壓脹管機電器櫃中相序保護器指示燈顯示綠色為接線正确。
2、操作手柄和機器相連并鎖緊,保證插頭連接可靠。
3、液壓油加入到指定位置,建議使用46#抗磨液壓油加入80L。
4、啟動與操作
1)将主電源接通後,打開櫃門将櫃内各斷路器接通,觀察相序保護器,如發現指示燈為綠色,則相序正常,如為紅色,請将接入三根火線中任意兩條交換相序即可。此相序保護器為保護液壓泵正常工作,防止将泵損壞。
2)正常後接通電源,按面闆上“控制電源”開關按鈕,電源指示燈亮,觸摸屏顯示開機畫面。如圖1所示:
圖1
3)按“脹管操作”鍵,進入圖2的畫面。脹接操作頁面分為三個内容:油泵操作;脹接操作;脹接壓力顯示。
圖2
4)首先先設定所需的壓力值,範圍為0-350MPa,設定方法如下:用手指輕觸“設定壓力”後面的空格方框,會出現圖示3所示對話框,鍵入所需的壓力值,然後按“Enter”鍵,設定完成。
圖3
5)啟動油泵:有兩種啟動油泵的方法:1.按操作櫃面闆上的“油泵啟停”按鍵; 2.點擊圖2所示觸摸屏上的“油泵開/關”,油泵指示燈亮,油泵啟動正常,進行脹接操作。
6)脹接準備:排空高壓軟管内的空氣。操作方法如下:将脹接頭拆下,操作手柄安裝脹頭位置接入加水器接頭,使其插入脹接介水中,按“升壓”按鈕,将軟管内氣泡向外排出,待氣體排出完畢後【此過程大概30秒】,點動“降壓”按鈕把水吸入高壓軟管和缸體内【此過程大約60秒】。注滿脹接介質後【注明:以上過程加速器必須保持在脹接介内】,拆下操作手柄加水器接頭換上液壓脹頭并擰緊鎖死。
7)脹管操作:第一個觀看脹接時必須設置所需的脹接壓力(設定壓力請參照前面所述方法)。将脹頭插入需脹接的管孔中,當脹頭插到位後,點擊操作手柄上的升壓按鈕開關【按下立即松開,切勿長按不松】,此時,“升壓指示”指示燈亮,機器開始自動控制脹接過程。等脹接壓力達到壓力設定值後,升壓停止,自動進入降壓狀态,“降壓指示”指示燈亮。待降壓完成後即可拔出手柄。此時管子脹接完畢,抽出脹頭,插入另一個孔内,進行下一個工作循環。
8)脹接保壓操作:如圖4将右下角的“保壓時長”系統默認為0.5秒,根據實際情況可把保壓時間在100秒内任意調節設置。
圖4
9)脹管數據查詢:點擊圖4所示“脹接次數”按鈕,曆史數據顯示每天脹接數據。
六、故 障 診 斷
脹管機在使用過程中,如出現故障,可以根據以下提示進行檢查。
1、控制電源指示燈不亮
檢查項點 |
處理方法 |
進線電源接觸是否良好 |
重新接進線總電源,AC380V |
總電源關按鈕是否在原位 |
旋回總電源關按鈕 |
指示燈是否損壞 |
更換指示燈 |
電源開按鈕是否良好 |
更換電源開按鈕 |
2、油泵電機不工作
檢查總電源是否接線正确 |
重新接入總電源線 |
相序保護器是否動作,紅燈亮 |
更改總電源線相序 |
熱繼電器工作 |
熱繼電器複位,或是更換 |
3、升壓不工作
升壓電磁閥是否得電 |
檢查控制系統,使之得電 |
觸摸屏目标值是否輸入值 |
重新輸入值必須大于當前值 |
油位是否在規定範圍内 |
加油到規定範圍内 |
脹管機脹接介質問題 |
重新操作加水動作 |
4、升壓時觸摸屏不顯示,液壓表上有顯示
檢查觸摸屏數據線是否牢靠 |
緊固觸摸屏後接線 |
升壓電磁閥是否打開 |
檢查電氣線路及顯示器設定值 |
确定是否在升壓過程中 |
根據步驟檢查 |
檢查數據線是否良好 |
更換數據線 |
七、注 意 事 項
1、外接電源時,一定要分清相線和中線,嚴禁接錯,否則會使設備帶電,引起不必要的損失。
2、高壓軟管與閥塊連接處必須安裝牢靠,以免高壓工作是脫落,造成意外事故。
3、禁止操作人員在脹頭正确插入管孔前,讓機器進行升壓指令。
4、強度脹接作業時,為避免脹頭軸向斷裂沿管孔沖出發生事故,在脹接過程中,操作手柄對面、換熱器另一端不準站人。建議用物體做隔離阻擋。
5、每班工作完畢時,清掃現場雜物,清潔設備表面。切斷電源方能離開。
七、液壓脹頭使用說明
液壓脹頭為脹管機專用配件,是脹管機完成脹接的關鍵部件,在使用本脹頭時,應該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 正式脹接前,空載開機預熱機器3-5分鐘。
2、 在每次更換軟管、脹頭,必須排空超高壓系統内的空氣,以免影響工作效率并保證操作安全。
3、 脹管前必須清除換熱器端部的銳口和毛刺,以免損壞脹頭。
4、 對于部分無法插入脹頭的管口,可以将脹頭的外圓磨小,管子的内直徑與脹頭的外徑之間的間隙應不超過0.3毫米,過大的間隙将大大降低脹頭的使用壽命。
5、 在更換脹頭後,應及時補充脹管介質。
6、 脹管操作過程中,必須待完全卸壓後,才能拔出脹頭。在脹接壓力未完全卸除前,嚴禁拔出脹頭。
7、 在插入或拔出脹頭時,嚴禁扭動脹頭。
附錄1
常規管闆和換熱器脹接壓力值
(參考)
脹接壓力值雖然能通過理論計算獲得,但它與管闆的硬度、管闆孔加工粗糙度、管闆孔開槽寬度、換熱管的材質、管壁厚度、用戶對脹接接頭的拉脫力、密封性能的要求等諸多因素有關,造成相關書籍、雜志上的計算公式相當複雜,且不盡相同,難以快速獲得比較準确的數據,這給用戶使用帶來諸多不便。
為了給新老用戶提供快速、優質的服務,公司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結合數家老用戶提供的反饋信息,總結出了一批經驗數據,供新老用戶參考,用戶可以很快找到所需使用的脹接壓力值:
單位:兆帕
換熱管規格 |
Φ外/Φ内管壁系數 |
10#鋼貼脹 |
10#鋼強度脹 |
20#鋼貼脹 |
20#鋼強度脹 |
特種鋼貼脹 |
特種鋼強度脹 |
Φ57X3.5 Φ45X3.5 Φ38X3 Φ25X2 |
1.1-1.2 |
130-140 |
150-160 |
150-160 |
170-180 |
180-190 |
200-210 |
Φ12X1 Φ16X1.5 Φ32X3 Φ25X2.5 Φ19X2 Φ9X1 |
1.2-1.3 |
140-150 |
160-170 |
160-170 |
180-190 |
190-200 |
210-220 |
Φ25X3 Φ27X3.5 Φ19X2.5 |
1.3-1.4 |
150-160 |
170-180 |
170-180 |
190-200 |
200-210 |
220-230 |
Φ19X3 Φ25X4 Φ32X4 |
1.4-1.5 |
160-170 |
180-190 |
180-190 |
200-210 |
210-220 |
230-240 |
注釋:
1、 換熱器管闆材質:16Mn(15CrMo可參照執行)
2、 強度脹需滿足開槽要求:槽寬8-10mm。因材質、槽寬等不同,脹接壓力可根據試脹後檢查“凹陷”程度進行調整。
3、 其它換熱管規格:在材質相同的情況下,通常以Ф外∕Ф内的比值大小(即壁厚系數)确定脹接壓力值的大小,壁厚系數越大,脹接壓力越高,反之亦然。其它規格換熱管的脹接壓力值,可通過Ф外∕Ф内比值大小與上表中心相近值進行推算。
4、 如管闆和換熱管的材質與上述不同,或有特殊脹接要求,建議先做脹接工藝試驗,以試驗結果為準。
附錄2
脹管的技術準備工作
采用脹接新工藝試驗脹管,具有與機械脹管無法比較的優點,但相應技術準備工作要求比機械脹管要略高一些,主要有如下幾點:
1、 管闆孔粗糙速:管闆鑽孔的粗糙度要求應達到6.3,并不允許有貫穿的支線槽和螺旋槽存在,否則将影響密封效果。
2、 管闆開槽:對于貼管闆可以不開槽,但對于強度脹,則要求開寬槽,槽寬的計算公式為(<30:W=1.6~1.8RT,W為槽寬,R、T分别為管子的平均半徑和壁厚,通常情況下,槽寬為8-9mm,槽深為0.5-0.8mm。(國際已有相應規定)
3、 管口處理:為了确保脹杆能順利進入管内,要求消除管口毛刺、管内鐵屑以及焊瘤(先焊後脹時)等雜物。
4、 脹接的原理與機械脹接不同,它不破壞管壁結構,脹接前後的管壁厚度不變。因此,脹接率的檢驗就不能用機械脹接時的管壁減薄量來計算,而通常是用脹接前後換熱管内徑的變化即“脹度”(P)來檢驗脹接效果;計算公式如下:
P=(D後—D前)∕2S×100%
其中D為換熱管内徑、S為壁厚。
5、 國際标準定位脹:焊前必須定位脹接,管闆端面脹接平行,脹接時,脹接區域不能高于深度1mm,焊接前必須安裝定位裝置。(若達不到以上要求,起不到定位脹作用)